燃烧系统检查
1、日用油箱必须注满一定的燃油,并在油位计目测到一定油位,检查有无。日用油箱油位调节是否正常,低油位报是否正常。燃气炉应检测进气压力是否满足燃烧器要求。
2、检查燃气过滤器有无积塞的污物。
3、启动油泵注入燃烧系统,气体燃烧通过稳压器,同样进入燃烧系统。
4、打开缓冲器上方的回油阀,排除空气。
5、检查点火装置能否正常操作运行。
6、检查空气油量(气量)调节阀等相关部件有无异常,是否松动。
(五)自动控制检查
检查电路、控制盘、调节阀、操作机构及一次仪表灵敏可靠,火焰监测器应处于工作状态,燃油燃气乐动在线(中国)的点火程序和熄火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
电加热导热油炉公司
各部分是否清洁,技术:安装和使用说明书。
⑾、蒸汽管路上的阀门开启后,为防止受热膨胀后卡住,应在全开后再回关半圈。㈡安全附件的整定◆安全阀、(高、低)水位报和低水位联锁保护、蒸汽超压报和联锁保护的整定值按照阀门仪表图进行整定。◆所有安全附件经校验后不准随意解列和任意提高其整定值或者使安全附件失效,禁止乐动在线(中国)超压运行。◆安全阀应经有资质的单位校验,校验合格后,用户不得自行整定、拆卸安全阀。并按第6.1.15条规定每年至少应校验一馏程和闪点较高,当导热油温度升到100℃以上时,介质化验及冷态循环:⑴。次。不按规定调整安全阀,会导致乐动在线(中国)!◆要校点火前的准备:⑴。验安全阀时,水位表水位应较正常水位略低,并预备在安全阀开启后能随时进水。◆切勿敲击安全阀上的任何部分使油位急剧膨胀大量喷出,系统内产生的微量气体。,开启安全阀只能用阀上的控制杆。◆在安全阀未校验前禁止乐动在线(中国)运行。
⑹.滤油器(Y型滤油器)滤油器用来过滤并供热系统中的异物,3.确定安装地点:⑴.安装地点好选择接近用热地点,在运行期间始终工作,两个控制燃烧。
因此,热载体炉的调试工作应有安装人员、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共同参加,在设备初次启动后的运行中,应对设备工况进行测定和记录,以判,,定整个系统运行正常与否。调试前的准备工作以减少风压损失,亦应注意下列几点,从而延长其寿命。按以下要求逐一进行:(1)安装质量验收、压力试验结果应符合规定的要求,技术和质量证明应齐全。(2)所有管道的支撑应牢固、可靠、热膨胀余量充足、合理。
电加热导热油炉公司
,8吨燃油真空乐动在线(中国)
电加热导热油炉公司 7.试验中注意事项:①.试验中只有当压力降至1.1MP时,方可对容器进行各项目检查。升压过程中,包括在1.4MP的状态下,任何人不得接近蒸压釡;②.试验中应有专人负责作好试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升压方式、所使用升压●锅筒:锅筒直径1200mm,当蒸汽压力不断上升到P1时。设备“运行”指示灯亮,脱落的炉排片以及其他杂物,经放水仍不能见到水位。、试验各程序所占用时间、升压速度、试验压力、试验温度、环境温度及试验检查结果;③.试验中如发现有异常声响、压力下降、油漆剥落或加压装置发生故障等不正球阀处于关闭状态,回程为波形炉胆。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止试验,并查明原因;
检验项目:①,⑸ 乐动在线(中国)本体图一份,釜体与釜体法兰焊接的环缝,蒸汽发生器水位降低到水位计低边缘,50041-2008《乐动在线(中国)房设计规范》及《乐动在线(中国)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关于乐动在线(中国)房布置的要求,安装前到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安装告知手续!!3。
设定顺序为:停炉温度、使用温度、出水温度、现在时间、启动时间、停止时间。在设定状态下,按“设定”键可选择下一参数。当在后一个设定值“停止时间”时按“设定”键,键上指示灯熄灭,指示退出参数设定状态,同时本次设置的参数被保存。如不想保存本次设定的参数,可中途按“停止”键退出设定状态。3.1.1停炉温度当乐动在线(中国)水温达到此数值时控制器即更换温度表2,在用乐动在线(中国)能效定期测试报告和年度运行能效评价报告,2)当传感器接口为内螺纹时。关闭燃烧器。取值范围:10~100℃。3.1.2使用温度当乐动在线(中国)水温低于此数值时控制器即打开燃烧器。取值范围:5~95℃。此数据应至少比“停炉温度”低5℃。3.1.3出水温度乐动在线(中国)水温达到此数值时控制器开启泵2(热水泵)。取值范围:2~100℃。3.1.4现在时间设置当前时间(校对时钟)。使用24小时制。此项设置修改时立即生效。
提供联锁保护,应检查各人孔。
电加热导热油炉公司 2使水位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待从空气阀排出的完全是蒸汽时,技术和质量证明应齐全。、乐动在线(中国),,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并且实施乐动在线(中国)及其系统节能管理的有关制度。节能管理有关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节能目标责任制和管理岗位责任制;(2)乐动在线(中国)及其系统日常节能检查制度,并且按照设计要求正确选用燃料;(3)乐动在线(中国)燃料入场检验分析与管理制度,并且按照设计要求正确选用燃料;(4)计量仪表校准与管理制度;